为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并保护企业免受网络风险的影响,必须主动审查目标公司的网络安全状况。通过全面分析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可以判断这些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增长、网络攻击频发的今天,企业应从并购初期就将网络安全作为重点,而不是等到交易完成后。网络安全风险可能影响并购结果,包括:
1. 监管合规风险
随着网络安全监管的加强,评估目标企业对安全威胁的应对能力及其合规性已成为并购过程的关键部分。并购后若发现目标企业存在违规行为或数据泄露,可能导致政府处罚、品牌损害、信任丧失,进而影响并购价值和企业未来的上市、国际化或投资活动。
2. 网络攻击风险
由于组织网络安全意识不足,社会工程和网络钓鱼攻击频发,内部人员可能成为攻击目标,导致公司资产被非法访问,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泄露。并购目标若存在严重网络安全漏洞,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外,还会增加企业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为业务发展埋下隐患。
3. 隐私保护风险
目标企业无论有意或无意收集的个人信息,都应受到重视。若未妥善保护这些信息,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事件,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将面临行政处罚、负面舆论、商誉损失和法律诉讼等问题。
为确保数字资产安全并顺利推进并购活动,企业应在交易前参考以下网络安全核查清单进行评估准备:
- 尽早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并购双方应充分合作,评估目标公司的网络安全状况,包括IT基础设施安全性、历史安全事件,识别潜在风险和漏洞。理想情况下,应聘请第三方审计人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评估。
- 确定风险度量指标。并购双方应讨论并达成一致,确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和度量方法,确保风险控制在双方同意的范围内,便于并购后的沟通和协作。
- 建立联合网络安全团队。汇集双方安全专家,共同解决和管理潜在网络风险,确保安全实践在新组织中的一致性。
- 制定风险缓解策略。基于评估结果,确定必须实施的安全程序、流程和技术,改善目标公司的网络安全状况,并明确双方在管理网络安全方面的角色和责任。
- 规划IT系统集成。并购完成后,实施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审查和改进安全体系结构,实施安全策略,测试潜在安全漏洞。可能需要采用新工具和技术保护数据安全。
- 检查第三方风险。若第三方供应商参与并购,应详述其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流程,确保符合并购后公司的统一标准。
- 建立统一的身份及访问控制机制。实施严格控制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访问敏感信息、数字资产、数据或系统,并根据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访问权限,以防止或减少安全事件。
- 制定事件应急响应计划。并购重组过程中,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应有充分准备的计划以减少对业务的影响。备份关键数据库并确保其安全,通知所有利益相关者,确保每个人在遭遇网络攻击时知道应对措施。
- 确保持续安全监控。并购后,网络安全挑战依旧存在,需保持警惕。组织应实施全天候监控系统和网络的机制,配合实时威胁检测,识别安全漏洞和潜在威胁。
-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所有参与并购的员工接受全面的网络安全最佳实践培训,通过网络安全演习,提高员工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