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全面推广电子病历(EMR)系统,旨在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助力我国医疗事业迈向新台阶。

据悉,我国自2010年开始实施医疗信息化工程,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电子病历系统普及率不高,仍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全面推广EMR系统。

EMR系统是指利用电子方式记录、存储、管理、分析和共享患者的医疗信息,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广EMR系统,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

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EMR系统可实时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用药情况,便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二、降低医疗成本。通过EMR系统,医生可以避免重复检查、治疗,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三、提升医疗效率。EMR系统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查询、共享,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就医时间。

四、加强医疗监管。EMR系统有助于监管部门实时掌握医疗机构的诊疗情况,提高医疗质量监管水平。

为确保EMR系统全面推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推广EMR系统的医疗机构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医疗机构积极投入EMR系统建设。

二、加强培训与指导。对医疗机构开展EMR系统操作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应用能力。

三、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医疗信息化标准体系,确保EMR系统数据安全、可靠。

四、加强监督考核。对医疗机构EMR系统应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确保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随着EMR系统的全面推广,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将迈上新台阶。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助力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